有个姐妹,肚子很大,还有十几天就到预产期了,有一天打了个喷嚏后,下面竟然有股暖流流出来,还掺杂些分泌物,以为是羊水破了,马上要生了,让全家人猝不及防,慌慌张张的赶到医院。可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不是羊水破了,而是漏尿了,没啥大碍,让回家静等生产!虚惊一场,折腾了一天!
相信很多孕期或生育过的妈妈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搬重物、运动、咳嗽、大笑、打喷嚏,甚至厕所就在前面还没有走到就漏尿了,特别是生产后的宝妈,更容易出现漏尿现象。

据统计,孕期发生尿失禁的比率在17%-25%,随着孕期延长能达到36-67%,而且症状也有加重的趋势。女性先天尿道短(3~5厘米),再加上怀孕生产,在产后及更年期时,漏尿的发生率更高达92%。
为什么会产后漏尿呢?
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吊网”,紧紧吊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固定其正常位置,并具有多项生理功能:如控尿控便、支撑盆腔器官、维持正常的性功能等。
但在怀孕过程中,不断增大的胎儿挤压牵拉盆底肌,并且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经会有一定的损伤。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使得产妇的控尿能力减弱。腹压增大时,就容易出现漏尿的情况。

如何预防及应对产后漏尿?
导致产后漏尿的主要原因包括盆底肌的松弛和阴部神经损伤,所以想要预防,就要在产后应及时进行盆底功能修复。
哪些女性特别需要进行盆底功能恢复?
1.盆底肌肉松弛:产后42天的妇女,多产的妇女;
2.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可能出现漏尿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混合性尿失禁;
3.脏器脱垂:轻、中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直肠脱垂;
4.性生活不和谐:阴道松弛,阴吹,性交痛、无性快感、性欲下降、无性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