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听信这产后修复五大谣言!

时间:

2021-07-28 15:26

浏览次数:

有人说:女人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成为妈妈的那一刻,殊不知在幸福的背后身体不知不觉改变了最初的模样,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找上门来。

在产后,你会发现自己下体似乎总有异物,打咳嗽或者大笑时,尿液会不受控制地流出,总是会腰酸背痛...种种症状表明,你可能患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

 

这一切都和我们女性的盆底肌息息相关。

女性在妊娠期和产后盆底肌变松弛就容易导致漏尿这种尴尬现象的产生。

在欧美国家,盆底治疗康复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完整、有效的治疗体系。而在国内,盆底肌恢复还没有引起妈妈们的足够重视,关于盆底肌的谣言,害苦了妈妈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除这些谣言!

 

谣言一:

盆底修复不重要

没有症状不用做

 

许多年轻的妈妈以为产后康复只是催催乳,减减肥,对盆底康复完全不重视。殊不知这样的“误解”会给你以后的生活留下隐患。

随着孕期体重增加,盆底肌持续受压,结果不堪重负,松弛了,盆底功能下降了;

怀孕期间松弛素的分泌使得骨盆周围的关节、韧带松弛;

怀孕时胶原蛋白拉伸性能的降低和含量的减少,使得盆底肌的支持功能下降,盆腔器官容易往下“掉”;

分娩时软产道及周围的盆底组织极度扩张,造成盆底神经、肌肉的极度牵拉,难以言说的撕裂损伤则进一步损伤了盆底。

盆底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在损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盆底肌修复可大大地减少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的发生。不仅如此,还可以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地恢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快感及高潮。

 

因此,产后应趁早做盆底康复,一定要抓住盆底康复的黄金期。往后余生,当别人出现了漏尿、阴道松弛、“性”福感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你却始终拥有“年轻”的盆底时,你会感恩当初的遇见。

 

谣言二:

生完二三胎再修复也行

 

在生完一胎后,盆底松弛的不太严重,这个时候可能只需要做1个疗程的盆底康复就能让盆底肌恢复至孕前状态。而如果一胎后不做盆底康复,到生第二胎时,盆底肌因为胎儿长期的压迫,生宝宝时又比第一胎还要快,盆底的肌肉和筋膜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被撑开,损伤是叠加的,甚至“1+1>2”

很多宝妈一胎后没有症状,未做盆底康复,二胎后便出现了漏尿、中重度器官脱垂等严重的症状,这个时候可能做3、4个疗程可能也无法完全恢复。本来想着省钱,却不想,花了更多的钱,关键问题是,并不是所有损伤都能完全恢复的。有些遗憾,难以弥补。所以,一胎留下的损伤千万不要留到二胎后再恢复。

 

谣言三:

剖腹产不需要做修复

 

很多产妇认为剖宫产后就不会有盆底的损伤,不需要做盆底康复。

殊不知,虽然没有了胎儿经过产道的过程对盆底肌肉筋膜造成的损伤,但是十月怀胎子宫逐渐增大,人体的重心由指向腰骶部变为指向盆底,盆底受压严重,再加上妊娠期间激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盆底的结构功能损伤。因此,剖宫产的宝妈同样需要做盆底康复。

 

谣言四:

先减肥再做修复

 

女人天生爱美,很多宝妈恨不能产后一周就开始减肥、塑形。然而,完美的腹部塑形计划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产后盆底恢复。

 

事实上,如果进行高强度的腹肌锻炼,会使腹压增加,对于盆底肌来说等于雪上加霜。

因此,新妈妈们在产后42天一定要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检查,如有盆底问题,先进行盆底恢复,等到盆底肌力量有所提升,再进行腹部塑形,这样的塑形才会更安全、更科学。

 

谣言五:

自己做凯格尔运动也能修复

 

说到这,大家一定会问,我自己做一下凯格尔运动可以吗?

“凯格尔运动”虽说现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教程,但每个妈妈盆底肌损伤程度不一样,凯格尔运动并不是所有准妈妈都适合。另外,如果动作不够规范,很大概率是浪费时间,收不到一定成效,更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盆底损伤。

 

盆底肌恢复最好从产后30天开始,越早训练,效果就越好。如果不做任何训练,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激素水平逐渐下降,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很可能会出现压力性痉挛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状况,更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子宫脱垂等。